来源时间为:2022-09-02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等多个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举办。四川工商学院参赛项目获省级决赛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5项。其中,“DPTOC-非遗活态化传承实践”和“蜀中蒙妙——革命老区茶叶振兴的领头雁”两个项目被推荐参加国赛。
“创工商”——做办学初心的传承者
20年前,以王六章女士为代表的创业者,艰苦奋斗,栉风沐雨,夙兴夜寐,创办了一所现代化、应用型的四川工商学院。
20年后,牢记学校“三心三实”办学初心的工商创客,不忘初心,开拓进取,奋力前行,绘就了“三联四融”创新创业的新画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双创”首先创自己。近年来,学校先后在两校区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从简易园区到设备过硬、环境一流的孵化基地,学校建有近36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获批郫都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眉山市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成都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成都市科技创新苗圃、四川省众创空间、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
“创机制”——做真抓实干的落实者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精耕细作,需要真抓实干的落实者。在学校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双创”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内涵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三联四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将创新创业置于产教融合、基地联盟、培养联动中;努力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内平台与校外资源融合、导师队伍与学生团队融合、科技研发与培育孵化融合。在“空间设置、人员管理、经费投入”上形成“一盘棋”,聚集社会资源,消除机制障碍,凸显制度优势,逐渐形成部门、制度、管理、资金、平台、导师和人才培养契合化的运行机制。
“创特色”——做示范引领的推动者
新时代是协同育人的时代,“双创”彰显时代特色。“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文化氛围,激发了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近三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180余场,参与学生20000余人次;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189个,孵化项目200余个、企业近50家;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41项、双创类竞赛获奖94项,在电子商务“三创赛”、智能汽车竞赛、数学竞赛、广告艺术大赛、会计技能大赛、测绘技能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49项。“维数立方”和“满竹里”两家企业成功挂牌天府股权交易中心;工商创客获评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工商创客的故事入选全国青联“一带一路”青年故事会优秀作品。学校于2021年荣获年度中国双创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
四川工商学院将积极探索“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与“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深度结合,加强“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双创”人才评估体系,推进“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努力为“治蜀兴川”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宋泽黄睿峰陈虎张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