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四川 > 企业单位 > 正文

在成都,四川首个空客A319拆解

发布日期:2022/12/6 10:03:0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11-21

在成都,四川首个空客A319拆解2022-11-2116:06:50来源:四川日报

11月18日,四川航空天府国际机场机库内,开始拆解的空客A319客机。成都东部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工作人员缓缓打开雷达罩,开始拆解空客A319客机。成都东部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11月18日,在四川航空天府国际机场机库内,机务工作人员将退役的空客A319的雷达罩缓缓打开,拆下第一颗螺母,开启了四川省首个飞机拆解业务。

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在成都航空枢纽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航空产业“建圈强链”也在持续推进。为什么要开展飞机拆解业务?这项业务将给成都航空产业带来什么?

未来10年约11000架飞机退役

拆解和零部件回收利用市场广阔

3.4万平方米的四川航空天府国际机场机库内,一架空客A319客机纵向停放,机身四周脚手架林立……这里将见证四川首个飞机拆解业务的开展。

飞机拆解,就是将退役飞机按零件拆解、翻新、维修并转售,实现价值最大化。据相关机构统计,一架普通的商用飞机有约1000个可以回收的部件或子系统,可在航空领域实现再利用的退役机部件约占整机重量的85-90,其中40-50都可作为二手航材使用。

近年来,每年约有700架飞机走到了运营周期的终点,随着商用飞机在过去20年的大规模增长,一大批老旧飞机也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退役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未来10年将有约11000架飞机退役,其中商用飞机拆解和回收预计将达到6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飞机拆解也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举措,拥有广阔的行业前景。

目前,国内飞机拆解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拥有飞机拆解许可证的企业有9家,但拆解的飞机数量却不足10架,而上游退役飞机市场广阔,业务总量大,增长速度快,盈利能力强,飞机拆解产业利润可期。

获取拆解资质填补空白

开启飞机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

在天府国际机场实施“飞机拆解项目”的四川赛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发展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川航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今年3月在成都东部新区注册成立的,是国内首家研究全流程A321客改货改装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公司。在围绕A321飞机客改货方案开展业务的同时,赛德公司将涉足宽体飞机客改货改装和维修、飞机资产交易、飞机拆解、部附件制造、技术支援、金融服务等领域。

据赛德公司董事长陈波介绍,公司上游有川航集团的维修单位,具备丰富的飞机维修工程能力,下游有川航股份公司超过180架全空客机队,以及天府国际机场多个机库和航材仓储、销售网络,“也正是凭借这样完整的产业链和行业资源优势,公司率先介入飞机拆解项目,开展飞机拆解、航材储存、销售、交换和租赁业务。”

今年6月7日,首架拆解飞机空客A319抵达天府国际机场,20天之后,四川航空公司顺利获得航空器拆解资质。此次“飞机拆解项目”的启动,将开启成都飞机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填补四川省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